文學(藏文部分)——民間文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14:48:20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2009年關于文學藝術方面的藏文研究成果數量眾多,研究的視角和理論探討也比較廣泛、深入,據統(tǒng)計,這類研究成果總數為120多部篇,其中著作20多部,論文100多篇,以下分別對文學和藝術研究成果進行概要的綜述。

一、文學

根據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者和內容形式,藏族文學可以歸納為民間文學和作家文學兩大類,民間文學包括民歌、神話、傳說、故事、敘事詩、長歌、英雄史詩等;作家文學包括傳記、詩歌、散文、長短篇小說等。

 (一)民間文學研究

關于民間文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民間文學發(fā)展現狀、藏戲、民間諺語、民歌、格薩爾等主題的研究。首先,尕瑪看本在《解放以來藏族民間文學的采集和整理情況概述》(《中國藏學》藏文版第3期)一文中,根據民間文學的概念以及采集和整理民間文學的意義,對解放以來我國藏族民間文學的采集和整編的各個時期及其成就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總結,并對民間文學具體的內容和分類做了簡述。尼瑪多杰的《為藏族民間文學做出杰出貢獻者普布多杰先生訪談錄》(《邦堅梅朵》藏文版第2期)一文從普布多杰先生投身于挖掘和發(fā)展藏族民間文學的切身經歷,闡述了藏族民間文學的發(fā)展歷程和主要成就。

民間諺語研究方面,丹果和羅洪在《藏族民間諺語的組成》(《西藏大學學報》藏文版第1期)中提到,藏族民間諺語是藏族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民間諺語的形式、內涵、藝術等方面深化認識和了解其性質有助于學習和研究這門學問。達瓦次仁在《淺談藏族民間諺語的特點》(《西藏研究》藏文版第2期)中具體闡述了藏族民間諺語所具有的民族性、教育性、科學性等特征。

民歌研究方面,嘎瑪貢加的《申扎山歌集》(民族出版社)一書收集了西藏那曲地區(qū)申扎縣的牧歌近120多首,包括牧歌在內的民歌是流傳于民間的一種文學形式。由于現在的年輕人對民間文學的忽視,這種歌詞優(yōu)美的牧歌已瀕臨失傳。此書對民間文學的拯救和保護起到很好的作用。嘎瑪貢加還在其《藏北牧區(qū)情歌初探》(《西藏研究》藏文版第2期)一文中分析和歸納了作為藏族最原始詩歌形式的藏北牧場情歌的起源、價值、形式特點、語句結構的藝術,以及至今采集和整理現狀等。尤拉太的《衛(wèi)藏情歌與安多山歌比較》(《群眾藝術》藏文版第2期)一文圍繞衛(wèi)藏情歌與安多山歌在內容、表現形式、語句結構、表演形式等方面的比較展開了研究。

格薩爾研究方面,四川省《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寫的《嶺國民形成記》(民族出版社)是一本最近在康區(qū)發(fā)現的民間手抄版格薩爾說唱本。該書內容豐富,版本珍貴,情節(jié)生動,值得研讀,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書中的一些內容涉及到“人類的產生與猿猴的關系”,并且多處提到“瓊鳥”。因而,該書的出版能為其他專家學者研究藏族歷史文化提供較有價值的史料。另外還有次朋的《淺談“藝人桑珠錄制的格薩爾傳”的文體和修辭特點》(《西藏研究》藏文版第1期)和交巴東智、索加本的《青海藝術格薩爾文化調研情況概述》(《西藏藝術研究》藏文版第1期)等論文,在格薩爾研究方面具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